7月19日上午,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承办的2024年第五期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岗前培训圆满结束。教育部语合中心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甬、志愿者管理处副处长文静、语合中心发展规划处高级项目主任张晋军、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处副处长吴强以及来自全国37所高校的98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结业仪式。仪式由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国际处副处长包亮主持。

志愿者结业仪式合照
结业仪式以齐唱国歌开始,通过短片回顾了志愿者过去5周的培训历程。
王甬表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在海外代表的就是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形象,是中国的使者,是中国撒向世界的种子,是“最可爱的人”之一。希望志愿者们树立“我之所在,即是中国”的情怀,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推介中国和自己,在任期中不断成长。

教育部语合中心发展规划处处长王甬
文静代表志愿者管理处向顺利完成此次培训的志愿者表示热烈祝贺,向负责本次培训的浙江师范大学以及所有工作人员表达诚挚感谢,同时希望所有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顺利赴任,在非洲的土地上,趁青春年少,不惧山水迢迢,实现初心、收获友爱、历经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
吴强向教育部语言合作中心志愿者管理处、各授课专家表达了感谢。向志愿者们表达了祝福,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志愿者们不仅能在专业知识上有显著的提升,更在团队协作和自我成长方面能迈出坚实的步伐。
随后,与会嘉宾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并一同观看了学员们准备的精彩节目。学员们用诗歌朗诵抒发了对赴非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用舞蹈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用歌声传递了对中非友谊的美好祝愿。这些精彩的节目不仅彰显了志愿者们的多才多艺,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工作的无限热情。

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在为期5周的培训中,浙江师范大学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利用其非洲研究学科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专业的师资队伍,为志愿者们提供了系统且实用的培训课程。从中文专业知识到教学技能培训,从非洲中文教育政策与文化到非洲本土语言教学,从文化素养到新媒体运营和视频剪辑,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基地的心血与智慧。培训期间,基地以赛促教,检验学员们教学技能培训成果,举行了“精彩一课”志愿者教学技能大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一、二、三等奖各1名,最具潜力奖3名,最佳教案和最佳课件制作奖各2名。相信通过培训,志愿者们能够进一步扎实中文教学方法,顺利开启中文教学任务;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在当地的教学和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