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2日,由中文联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智慧教育分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工作会议暨AI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举办。汉考国际/五洲网络总经理李佩泽,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宋明顺、中国保信集团副总裁、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创始校长丁国声、美国柯斯理教育集团CEO Mark Kemsley等嘉宾出席会议,来自72所院校和教育机构的135位专家学者、机构代表,围绕国际中文教师能力认证体系优化、AI技术赋能数字化课程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校国际处、国社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李佩泽回顾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教育无界限、文明可交流的理念。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他倡导以中文为桥梁,推动教育与科技、产业的深度整合。同时,他建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并以此提升学习体验。
钟英华强调,中文作为承载中华文明智慧的自然文字语言,在数字时代展现出独特优势。他呼吁完善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体系,以引领专业队伍建设,并高度肯定中文联盟在数字化资源整合、AI课程开发方面的创新实践,期待本次会议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李盛表示,浙师大始终立足师范教育本色,构建起“本硕博贯通”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他指出,学校作为全国唯一六次获评“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的高校,已形成海外中文教育示范效应,未来将继续深化与汉考国际的合作,优化考务服务,为全球输送更多“语言功底扎实、教学技艺精湛”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

汉考国际/五洲网络总经理李佩泽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
专家主旨发言环节,江西师范大学国际处处长李海军以及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处处长陶国霞,分别分享了关于国际中文教育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新发展实践案例。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王辉,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AI)与国际中文教育”这一主题,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在数智时代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此外,中文联盟市场部副总监李盼与凤凰产教融合集团高级副总裁牛应山,共同就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径进行了探讨。
会议首日围绕“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发展、职业教育出海及中美教育合作展开。汉考国际与中文联盟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证书分级考试的最新标准与实施路径,助力国际中文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提出通过“标准化认证+技术保障”提升全球考务服务质量。美国柯斯理教育集团代表分享了中美师生双向交流项目的成功经验,强调跨文化互动对中文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
次日会议聚焦“AI数字化课程建设”展开。手里智语创始人曹芳展示了AI技术在课程设计、智能评估等环节的应用成果;首都师范大学林秀琴副教授探讨“中文+职业技能”课程的双向赋能路径;中文联盟团队则以“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为例,呈现“中文+”课程的实际应用场景,凸显数字化资源对行业需求的精准适配。
经过两天的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在深化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体系建设,推动证书考试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与中文教育的协同创新,通过“中文联盟”等平台共享资源,提升中文教育的可及性与影响力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浙师大省孔子学院师资中心自2018年成为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点以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全省教育资源,在汉考国际的专业引领下,持续优化考务流程、强化质量管理、升级技术保障,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优秀考点”殊荣,累计服务考生9000余人,有效支撑了浙江省国际中文教育师资供给。